工作动态

【品典·思政】清白自守, 廉洁自律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3-07-03

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在。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时指出: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十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特开设“品典·思政”栏目,旨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提炼历史典故中的为人、为政之道,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此来涵养干部为政之德。通过品读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典故,汲取为政智慧,阐发政德感悟,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培育优良品格、提升人生境界。

清白自守 廉洁自律

从“吴隐之不惧饮贪泉”中探索为政之道


廉洁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廉洁从政是党员干部立身之源、从政之要,关系着国家政治生态的健康和稳定。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贪污腐败行为却时有发生,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这种背景下,更加需要重视廉政建设,以古鉴今,强化法治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东晋名士吴隐之就是为官清廉的典范,他先后出任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官至光禄大夫,史书称其“美姿容,有清操”。吴隐之任广州太守时,离广州二十里一个叫石门的地方,有一口泉叫“贪泉”,据说不管谁喝了这泉水,都会变得贪得无厌。吴隐之不信这个邪,特意来到贪泉,掬水而饮,并赋诗为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到任后,吴隐之洁身自好,严于律己,为官几年,当地繁荣昌盛,民众康乐,都称他是一心为国为民的“清官”。
透过这则简短的小故事可以看出,吴隐之之所以能够保持清廉,关键在于自身具备拒腐防变的本领,反观当下,个别党员干部不仅没有饮用贪泉水的勇气和信心,有的甚至未饮贪泉水就早已腐化堕落,因此,如何更好地提升廉洁自律水平,值得全体党员干部深思。
首先,要筑牢思想防线。《大学》里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廉洁自律是必备的政治品格,是防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既是“安全带”,又是“紧箍圈”,是确保权力“方向盘”不偏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升自律水平,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群众观、金钱观,主动学理论强根基,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学习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史,把学思用贯通起来、知信行统一起来,让科学理论成为修身律己、干事创业的指路明灯。
其次,要绷紧防腐这根弦。年轻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这是对我们年轻干部踏上岗位的殷殷嘱托,也是我们必须常修常炼的终生课题,要以吴隐之为镜,反思自己防腐拒腐的弦是否松懈,始终保持警醒,提醒自己时时、事事绷紧纪律弦。心存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识,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人民利益和党的工作要求,意识上保持自律,行为上保持廉洁,管好自己的“嘴、手、脚”,不做物质的奴隶,做精神的强者。
最后,要亲民爱民助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吴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工作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党员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深入到群众当中,工作之余多走走田间地头,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上。任何时候都要树立“干部就是服务、职务就是责任”的意识,坚持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在矢志奋斗中谱写廉政为民之歌。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廉洁从政永远是我们前进的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相信在反腐败斗争的强大合力下,会有更多的领导干部用清廉的形象和高尚的品德为人民群众树立起榜样,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开展教育,为实现“廉洁从政,为民服务”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鹿诚诚

初审:李   斌

审核:李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