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政德概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特色办学
政德文化
教学资源
联系我们
学员中心
政德之声
政德之声
【品典·思政】粉骨糜身,精忠报国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3-05-08
编者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在。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时指出: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十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特开设“品典·思政”栏目,旨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提炼历史典故中的为人、为政之道,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此来涵养干部为政之德。通过品读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典故,汲取为政智慧,阐发政德感悟,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培育优良品格、提升人生境界。
粉骨糜身,精忠报国
“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述岳母刺字的故事。总书记曾说:“‘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精忠报国也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
立志报国,发愤图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所以把少年教育好培养好显得格外重要,而最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立志”。岳飞能有那样的成就与声名,就是因为自幼便立下了精忠报国的远大抱负,并且成为他终其一生的追求。生活在一个梦想迸发的新时代,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真正做出有意义的事业,将事业梦、人生梦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托起。
一生追求,一世坚守。常言道,“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对立下的志向做到永不言弃、一生追求。如果见异思迁、朝令夕改,经常改变主意、改变志向,举棋不定、左右摇摆,那么就不可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有大作为。实现远大理想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具备顽强的意志,既然选择了人生奋斗的目标,就要矢志不移,风雨兼程。少数党员干部在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诱惑与腐蚀的时候,常常会动摇、变节,甚至沦为贪官污吏,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只有加强爱国主义方面的培育,胸怀祖国、胸怀人民,超越小我、融入大我,才能在面对诱惑与腐蚀的时候保持笃定,进而收获更丰盈的人生。
铭记在心,落实于行。“精忠报国”四个字不仅刻在了岳飞背上,还“刻”在了岳飞心里,并且成为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我们可以由此联想到党内的一些人,口头上信誓旦旦,甚至对党纪党章的相关语句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但实际上只停留在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启示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铭记于心,把远大的理想与信念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然后是在现实中踏实践行。精忠报国并非只是空洞的理论,在今天这样一个和平年代,党员干部当然不能都像岳飞那样上阵杀敌,但是如果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精忠报国。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际上就是在报效国家。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虽然已经离我们比较遥远了,但是这种精神和追求没有远去,更没有过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忠报国,是我一生的目标”,这既是其内心独白,更是对全党全国的无形感召和深切勉励。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生逢盛世,我们务必要接续奋斗,勇毅前行,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用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以奋斗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撰稿:
马德晓
初审:李 斌
审核:李 昊
咨询电话:
0537-6720780
0537-672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