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政德概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特色办学
政德文化
教学资源
联系我们
学员中心
政德之声
政德之声
【品典·思政】勤学善思 砺能笃行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3-03-13
编者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在。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时指出: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十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特开设“品典·思政”栏目,旨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提炼历史典故中的为人、为政之道,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此来涵养干部为政之德。通过品读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典故,汲取为政智慧,阐发政德感悟,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培育优良品格、提升人生境界。
勤学善思 砺能笃行
从匡衡《凿壁偷光》中探索学习之道
读书、应举、入仕,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最绚烂的人生蓝图,也是耕读传家的传统社会最意蕴隽永的画卷。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概莫能外。
《西京杂记》中记载: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匡衡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主动为自己争取读书学习的机会,最终成为西汉有名的经学家。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他曾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学习,并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向谁学、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增强本领、做好工作、走向未来,具有重要意义。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学习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增加见识、拓宽格局,还可以丰富灵魂、丰盈内心,但学习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因为好的方法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要有“韧劲”,于精细之处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阐明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路径。要紧密循着这一正确方向,逐字“力耕”、逐句“力学”,同时,要力戒形式主义、走马观花,坚持体系思维与精准思维并重,化粗读为精研,化浅学为深钻,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四梁八柱、思维逻辑、丰富内涵做到精确领悟、心中有数,对其中的新提法、新观点、新论断做到了然于胸、信手拈来。
学习要有“活劲”,于贯通之处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的强调钉钉子精神,钉钉子力度小了钉不进去,力度大了钉子会弯,钉好钉子的前提是要熟练地掌握技巧。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唯有如此,做起事来才可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做到好学、乐学、会学,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才能够把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真正转化为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本领。
学习要有“实劲”,于实践处下足功夫。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必须坚决避免“纸上谈兵”“虚谈废务”,要活学活用,做到读书而不唯书。从学习到实践,不是“飞来峰”,也不是“舶来品”,更不是简单延续母板、套用模板或是再版、翻版。要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善于把学习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运用自如,切实解决工作中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足够的本领面对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干事创业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学习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有弄潮儿立潮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唯有善于学习者才能乘势而上。
撰稿:朱熔均
初审:李 斌
审核:李 昊
咨询电话:
0537-6720780
0537-672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