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品典·思政】以史为鉴 清廉从政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3-03-01

编者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所在。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时指出: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十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特开设“品典·思政”栏目,旨在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提炼历史典故中的为人、为政之道,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此来涵养干部为政之德。通过品读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典故,汲取为政智慧,阐发政德感悟,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培育优良品格、提升人生境界。
以史为鉴  清廉从政
从张伯行的《却赠檄文》中探索为政之道

      

清廉是党员干部的一种品德也是一种境界,是我们干事创业的重要基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无不将清廉视为从政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河南兰考历史上曾经出过一个有名的清官。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严以用权,廉以为官,备受百姓爱戴,康熙评价他“居官清正,天下所知”“操守为天下第一”。他就是清朝廉吏张伯行。

在福建巡抚任上,张伯行撰写了一篇《却赠檄文》: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这篇檄文言辞犀利,让接踵而来的送礼者望而却步,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而且被后人誉为为政清廉的“金绳铁矩”。在不良习俗已经影响到社会风气的情况下,张伯行勇敢地表明了自身态度,因此被后世视为为官从政的榜样与楷模。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参加兰考县常委扩大会议时,全文引用了《却赠檄文》,意在用张伯行的行为事迹警醒广大党员干部严格自律、恪守廉洁。新时代下的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史为鉴,廉洁修身,以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展示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高尚情操。
清廉从政,就要敢于斗争,坚守原则。一个人步入社会以后,不可避免地会同他人接触,不少地方需要迁就,有时甚至还要改变自己,但在事关原则的问题上,要勇敢地表明自身态度,不能只是一味从众,关键时刻必须拿出勇气,做到问心无愧。“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张伯行拒绝接踵而来的送礼者,并非吹毛求疵,而是坚守原则,一以贯之地奉行良好作风。他深知在小问题上也不能含糊,因为小事小节就像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无论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在小事小节中,党员干部都要秉公办事、铁面无私,讲原则不讲面子、讲党性不徇私情。
清廉从政,就要控制欲望,克制贪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有本能的欲望,但不能过,不可贪求。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恬淡,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把心思放到为人民服务上面。一个廉洁自律的人,就像千仞峭壁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我们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而不是为自身谋福利。唯有克制欲望,摒弃私心杂念,方能正确地行使权力,方能做到清廉为官,干净做人。
清廉从政,就要坚定信念,坚守理想。“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理想与信念,体现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与信念,能够为我们指明前进道路上的方向。怀揣远大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更加能够廉洁自律,不被外在的诱惑所牵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上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与考验,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提升,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
清廉,自古以来就是老百姓的心中期盼,是为官者的精神追求;清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各级干部一定要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努力做到“廉不言贫,勤不道苦”,永远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

撰稿:马会祥

初审:李   斌

审核:李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