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感悟论语】浅谈儒家的孝道思想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2-07-25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 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政德启示】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篇》,可以看做是儒家对仁政思想与孝道思想二者之间的关系的阐述。“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孝道作为儒家文化的基础与核心,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一直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孝”被看作“百行之先”“为仁之本”,是人之善性的根源。由此可见,孝道在儒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儒家的孝要奉养为先、敬爱结合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在古人对孝的文字解读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从老”“从子”,表示老人和子女具有血缘亲亲关系; “子承老也”说明子女对老人的继承,同时承担事养的责任。孝最初被看做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自古形成了重孝道、重亲情、重家庭的传统,以至家国同构,家国一体。那么,在儒家看来为人子女应如何做到孝呢?在自然社会中,有乌鸦反哺的故事。为人子女,首先就应该赡养父母,这是子女的基本义务,更是孝道的底线。让父母衣食无忧,吃饱穿暖。孔子倡导子女要“敬爱”父母,尤为重视“敬”。《论语》记载“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敬”是对他人人格尊严和权益的尊重,子女从呱呱坠地起就在父母哺育下成长,日长月久,培育了子女对父母浓郁的亲情。一个人从懂事起,要学知识,学做人,父母是子女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学习父母的知识和人生经验,可以帮助子女更好更快的成长。这些都要求子女对父母要“尊敬”。

二、儒家的孝是忠孝一体,推己及人

儒家的学问是大人之学,入世之学。不仅强调对个人内在修养的提升,更对治理社会,榜样他人有着明确的要求。因此,儒家的孝不仅是对亲的孝,更是对国家的忠孝。在《礼记·祭统第二十五》如是说: “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曾子说: “事君不忠,非孝也。”忠做不到,就谈不上孝。孝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忠作为政治德性的地位也就得以提升。由此说,忠即是孝,不忠即不孝。孝的品德是一个家庭关系范畴,只针对于家庭、家族,范围有限。而忠则将家庭关系转移到社会伦理,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可以普遍于天下之事。因此,家庭事务的处理原则被进一步延伸为处理社会事务的原则。由此可见孝不仅是社会伦理的基础,也是天下太平昌盛的基础。
 孝是儒家所提倡的一个主要原则,也是儒家道德与政治的发生处。但凡有君臣,就离不开忠,忠是社会政治现实的必然性。对父母的孝,即顺。对君主的顺,是忠。忠孝只不过是一个现象的两个角度。从孝的事实性角度看,忠是社会现实的必然事实。因此,在忠孝的互为联系的影响过程中,逐渐形成日臻成熟的儒家道德文化体系。

撰稿:田家旺

审核:李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