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政德大家谈】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2-06-02


近日,济宁日报“政德大家谈”栏目刊登我中心文章《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记载: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孔子以此教导弟子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实。“无倦”与“忠”是为官从政的重要品质,恪尽职守、永不懈怠,方可始终如一而无倦,坚守初心、尽心竭力,方可表里如一而忠诚。孔子对治政理念的这一概括彰显了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公而忘私格局和执政为民担当,它深刻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对新时代领导干部修身立德、干事创业可谓金律格言。


坚定信念,践行初心。自古以来,为政者就把民心向背作为关系统治稳固的重要因素。《尚书·五子之歌》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左传》记载“上思利民,忠也”。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仁”“足食足兵取信于民”。孟子更是提出“民贵君轻”的仁政思想,由此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对于民心民力的珍视贯穿了整个中国政治发展史,不仅形塑了古代仁人志士兼济天下的君子担当,也成为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一初心的文化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作为领导干部,要树牢“权为民所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人民立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化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


勤谨奉公,恪尽职守。“为政在勤,政不勤则百事怠”。细数古代的明君贤臣,大多都是勤政方面的典范。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成就了“成康之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统兵挂帅成为“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锐意改革,力除时弊,一生勤勉务实,留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的赞誉。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秉持“一息尚存就得奋斗”的敬业精神,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见,任何历史时期,勤勉务实都是评价一个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更要始终怀着“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责任感,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不仅要勤恳办事,还要勤学善思,以夙夜在公、勤谨奉公的作风推动政策落地。


担当务实,不慕虚名。“居之”还要“行之”,而如何“行之”则是考验执政效能的试金石。历代圣贤秉持着“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抱负,鞠躬尽瘁、利济苍生,透显出对家国天下的伦理责任和使命担当。曾子践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提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张载更是笃定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这种担当务实的精神,薪火相传,绵延千年,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祖国一穷二白的年代,勇挑重担、以身许国,三十年赫赫而无名,甘心做沉默的砥柱,终于在花甲之年不辱使命,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进入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需要担当作为,实干在先,不务虚名,不图虚功,为党旗增辉,让人生出彩。


两千多年前,面对子张问政,孔子以“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深刻精妙的答案,八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两千多年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者,广大党员干部仍然要以无倦书写忠诚,一以贯之地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勤政务实、笃行不怠、勇毅前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者: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教务科科长  孙胜楠)


END


稿 | 
 | 
 | 洁 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