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感悟论语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2-05-16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信的人交朋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这些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口蜜腹剑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些是有害的。”
【政德启示】
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是孔子及其弟子在日常交流中所提到的交友之道。在这里,孔子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交友的一些基本原则,正直的人、诚实的人有着优秀的品格,我们与其交朋友,在无形中也会受到熏陶,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具有这种品格。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一开篇,就把朋友之间的相交相见、把酒言欢,作为人生的快乐之一。而孟子则是将朋友关系作为人类的“五伦”之一。孔子反对朋友之间不务正业玩笑嬉闹,“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孔子说这样的朋友不值得交往。曾子说:“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朋友之间如切如磋的是文化、学问和道德,要用友情来辅助仁德,这才是儒家交友之道的核心。可见,儒家文化非常重视道德修养,特别是朋友之间的交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结交朋友呢?
第一,交友要有原则。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过分恭敬,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暗藏于心,表面上却和人要好,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孔子认为,交朋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正直、坦诚、不虚伪、不欺诈,更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也只有在这种交友原则下,我们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第二,一定要交益友。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问其臭。即与之化矣。”以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行为上的得失;以朋友为镜,可以知道自己性格上的缺失。朋友相处显露的是真实的性格,益友能帮助我们建立高尚的情趣,能影响我们的品行,进而主导我们的价值取向。
第三,朋友之交要以道相交。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古人论人与人相处之道,云:“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朋友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以利交、以势交、以色交都不能维持长久,唯有以道相交才能天荒地老。那么朋友相交之道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彼此尊重,以“诚信”为交往原则。孔子在谈及自己的志向时也曾说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希望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够安享幸福,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年轻的子弟们都能够得到关怀。这才是真正的相处之道,也是和谐社会达成的必备条件。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用“友也者,友其德也概括中国人民与塞尔维亚人民心手相连的深情厚谊,由此申明:“要做永远的朋友”必定是“真诚的伙伴”。这也显示了中国在国际外交中敞开心扉、以德友之的泱泱大国之风。为了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良好的和平环境,构建新的人类社会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重要理念,高度重视建立新型国际外交关系,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充分彰显了我们的大国风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与国之间交往肯定是有利益的,但是在利益之上,我们古人说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如果没有了“道”和“德”,没有了价值判断与价值准则,那么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就会变为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在这种关系的主导下,国际秩序也会自然而然的失衡。而我国正在推动构建的新型国际关系,就是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出发点,这种国与国的交往关系也将和人与人相处之道一样,让我们的益友、诤友的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大,朋友的之间的感情也将越来越深,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

撰稿:林迎迎

审核:李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