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儒家的仁爱思想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2-01-10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在中华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仁爱”逐渐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观念,是礼乐文明的核心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当今世界及中国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困境问题、和谐家庭的构建等问题,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翻开《论语》仁字被提到了109次,可以说仁是儒家哲学思想的重中之重;仁爱思想贯穿了孔子的教育、文化、政治等很多方面。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天下无道,礼坏乐崩,他认为这是人的本质出现了问题,因此他提出“务本”,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要改变社会取决于人的伦理道德情怀建构,以伦理亲情为核心,以人的内在心性为起点,去培养高尚的人格,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仁的本质就是爱人中庸讲:“仁者、仁也、亲亲为大。”孔子主张立爱自亲始,儒家的仁爱发端于血缘亲情,对父母兄弟亲人的爱,体现在父慈子孝、崇德向善,这是儒家仁爱的起点。儒家主张推己及人到泛爱众,有亲到疏、有小到大、有近到远,推广到一切的人际关系中,儒家是希望将仁爱推向天地万物,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境界。“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情感,需通过显示于外的行为表现出来。“仁”的内涵还包括“忠恕之道”。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践仁德要从自己做起,从当下的事情一步步做起。而“推己及人”是内在的道德标准,孔子提出的具体方法就是“克己复礼”,也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按照礼的原则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克制自身与道德本性相违背的一切私心欲念,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在治国理政之中,仁爱表现为爱民如子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认为人皆有所爱,只要充分扩充这种爱便是“仁”。孟子认为“仁”的品质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无非是恢复人本有的仁心。将“不忍人之心”运用在政治上,就会施行“不忍人之政”。正是因为孔孟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使得“仁政”成为中国古代开明的政治追求。

仁爱思想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在于它的道德价值仁爱思想中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是增强人民价值认同的文化前提,是奠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根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石,对当今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思想启迪。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是希望有志之士以仁为依托,担负使命改变天下礼坏乐崩的乱局,“知其不可而为之。”用执着的精神砥砺前行,并为此奋斗一生。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终极目标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及人自身的全面和谐。我们需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对其进行辩证的扬弃、审视与梳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在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相信中华文化也必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和风采。

撰稿:孙 娜

审核:李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