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儒家之“礼”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1-11-08

图片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在古代典籍中,常将“礼”与“履”互释。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记·祭义》中记载:“礼者,履此者也。”《礼记·仲尼燕居》:“言而履之,礼也。”可以看出,早期的“礼”是通过合宜的行为、体态、语言来表达情感、完成动作的一种方式。

一、周公之礼与孔子之礼

周公制礼作乐,将生产生活中的礼仪规范提高到了国家治理中的政治层面,旨在让每一个阶级中的人们都做到学礼守礼,进而达到社会安定有序的和谐局面。孔子十分赞同周朝礼乐制度的丰富多彩,希望周公建立的礼乐文明可以延续后世,他称赞道:“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礼坏乐崩的社会现实,让孔子将目光转移到了对礼内在实质的追寻,呼唤人们要懂得礼的真正含义,然后再发自内心地践行礼,而不是只重视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孔子对夏、商、周三代的文化遗产进行总结和反思、变革和损益,创造性地建立起了一套以“礼”、“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价值体系。这时的“礼”,不仅包含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节规矩,也包括了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制度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成为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制度之一。

二、林放一问揭示了礼的文与质

关于礼的本质,《论语·八佾》中记载了林放的核心一问: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林放,字子丘,孔子弟子,是七十二贤之一,相传他终生不仕,高卧山林,虚心好学,对“礼”造诣颇深,宋真宗追封林放为长山侯,从祀孔子。

朱子《集注》中谈到林放问礼的背景,“见世之为礼者,专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也,故以为问”。林放见到时人在行礼时,大多过程繁琐,流于表面形式,所以林放向孔子请教,到底什么才是礼的根本。在那个舍本逐末的环境下,看到林放有志于探求礼之本,孔子当然十分欣喜,赞叹这是“大哉问”,若能得到礼的根本,朱子也认为“则礼之全体无不在其中矣”。孔子举了“礼”和“丧”两方面的例子来回答林放的问题:就一般礼仪来说,与其铺张奢华,宁可朴素节俭,就丧礼来说,与其面面俱到,不如心怀哀戚。在孔子看来,礼之本在内不在外,在质不在文,只保留礼的表面形式,很难算是真正做到了礼,与“奢”和“易”相比,“俭”与“戚”更接近礼的本质。宋儒范祖禹阐释道,“俭者物之质,戚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

清代学者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提到了“以质救文”的说法,礼乐是以内心为质、以形式为文,要真正符合礼的规范,就要做到从内心情感上体悟礼的内涵,如果其本质精神还得以传承,那么其形式和流程与前代是否相同或许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孔子一生克己复礼,他希望恢复周礼的盛貌,更希望传承礼乐精神的本质。

三、礼在人格养成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功用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钱穆先生说:“但无礼乐以为之表达,则吾心之仁亦无落实畅遂之所。”仁是礼的根本,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一内一外,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在人格塑造方面,儒家注重通过礼乐修身,养成君子人格。孔子曾教育儿子孔鲤“不学礼,无以立”,学好“礼”,对于一个人社会上稳定立足尤为重要。儒家以“仁”作为基础来推行礼乐制度,因此,礼可以寄托人的内心情感,学习礼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养成仁爱之心的过程,也是道德教化的普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人懂礼知礼,不论是内心想法还是外在行为,都依礼而行,进而使人格趋于完善。

在社会治理方面,儒家注重礼乐制度有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春秋左传》中概括“礼”的功用:“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在中国的政治传统中,礼与法常配合使用,对社会秩序发挥着调节约束的功能。《大戴礼记》中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礼”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发挥着社会道德的教化作用,而“法”则是一种事后的约束和惩戒作用。礼法互补,实现政治运行中仁爱与权威的配合,从而推动社会安定有序发展、国家长治久安。

“礼之用,和为贵”,儒家将“以和为贵”定为践行礼乐制度的终极目标。虽然礼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损益,但儒家推行礼乐文化的目的,就是引导人们按照“礼”的规范来协调关系、缓和矛盾,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儒家之“礼”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渗透在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经过不断变革创新、丰富发展,已经成为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在当代仍有着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

撰稿:孔明慧

审核:李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