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孔子的为政智慧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1-08-30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伟大的政治家,他先后做过委吏、乘田、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等官职,后来又摄行相事。孔子为政颇有政绩,在中都“行之一年,四方则之”;摄行相事期间,一改鲁国政坛的混乱局势,国势逐渐上升,甚至引起了邻国齐国的担心。孔子为政虽时间不长,但其为政思想却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穿越两千年的历史烟云,依然有着历久弥新的价值意义。

孔子为政智慧的核心是“德治”。孔子认为为政者必须是具有道德的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德,就是以德执政。为政者以仁德执政,给百姓带来好处,使百姓有所得。换言之,就是实行惠民政策,百姓得到了好处,他们自然会拥戴为政者,为政者就像“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者只有“修文德”才能“来远人”,就像周文王施行德政,天下贤人如伯夷、叔齐、姜太公都去投奔他。所以孔子主张治国应“道之以德”。孔子做中都宰时,强调养生送死的礼节秩序、长幼之间的道德伦理,尊敬老人,倡导俭朴之风,出现了“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的效果,在社会中培塑了良好的道德风气。

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他的学生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孔子的学生宓子贱在单父做官期间,以道德来教化百姓,在他的影响下,夜晚渔夫独自捕鱼,也会放掉小鱼,留下大鱼。巫马期知道后告诉孔子说:“宓子贱的道德教化到了顶点,百姓都自觉地做事,像有厉害的刑罚在身边管辖一样。”可见,从政者以德为政,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立政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党员干部应充分汲取孔子德治思想,将德性与党性相融合,切实提升党性修养。

孔子为政强调仁爱百姓、以民为本。通观《论语》会发现孔子对百姓充满仁爱精神,并主张以民为本。孔子自己说他的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还说自己希望达到“修己以安百姓”的境界,当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看作和“修己以安百姓”一样的境界,是连尧舜这样的圣人都难以完全达到的高度——使全体人民的生活得到救济改善,这应该是孔子心中最好的政治,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爱百姓、以民为本的情怀。“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认为就能算是成圣了。“圣”是仁的义涵中“人之成”的描述。人之成,必有伟大的效应,就是由于执政者一人充分实现其向善之性,最终成就天下大同。“善”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所以,一人与天下人之间皆有适当关系,博施济众就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实现,通常也只有执政者可以做到。所以,只有为政者施行仁政,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纵观历史,为政者能做到仁爱百姓,以民为本,国家就能长治久安。相反,为政者只顾自己得失,纵情享乐,失去民心,国家政权就会被推翻。秦王朝行暴政、失民心,落得二世而亡的下场,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唐太宗李世民认识到“国以民为本”,行仁政、得民心,开创了“贞观之治”。因为他深刻理解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只有植根于民,为民着想,政权才能稳固,国家才能富强。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身子俯得越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被举得越高。”因此,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切实造福人民。

孔子为政非常重视礼的作用。在国家治理方面,孔子不仅强调要“为政以德”,还主张要“为国以礼”,提出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观点。在古代社会,礼代表着社会秩序,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礼的地位非常重要,《左传》中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荀子也说:“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可见,礼是国家运转的重要保障。孔子见季氏“八佾舞于庭”,便进行激烈批评,因为这代表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这个先例一开,社会只会越来越乱。所以孔子为鲁司寇,就着手“堕三都”工作,拆毁三家权臣的封地城邑,因为他们僭越礼制,破坏了社会秩序。孔子说:“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为政者不讲礼,则社会就会无序,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正是为国不以礼的结果。所以荀子说:“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礼也是个人修身齐家的根基。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礼是成己成人的基础。《大学》里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身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修身齐家需要美德的规范。但是所有的美德都需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也就是“礼”来约束。若是没有礼的适当约束而走向极端,则后果难以预料。所以,“礼”强调的就是“秩序”,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天、地、人各安其位,使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身心能够协调平衡,进而也就达到“中和”的境界。

可见,礼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约束,强调的是遵守社会秩序、严格自我约束。党员干部立身处世,应汲取孔子“为国以礼”的智慧,树牢“规矩意识”,严格自我约束。习近平总书记说:“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无规矩,则无以立身处世,在践行根本宗旨、增强党性修养方面也会打折扣。

孔子生逢一个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时代,他周游列国,东奔西走,为的就是复兴周礼,平治天下,百姓安康。然而他的理想由于时代的原因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施行。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认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孔子为政智慧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内涵,在今天依然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启迪,党员干部应当知古鉴今、古为今用,从孔子为政智慧中汲取有益养分,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和智力支持。

撰稿:李 斌

审核:王希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