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汉文帝诏书中的政德意涵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1-08-09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之子,吕后去世后,被大臣联合推举为皇帝。文帝为政宽和,颇具仁德,在历史上开启了秦朝以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诏书是当时最高统治者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汉文帝在位期间多次下达诏书(《史记·孝文本纪》记载23次,《汉书·文帝纪》记载20次),表达了其施政理念,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政德意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德政仁治的施政理念

汉朝初年一直以休养生息的黄老道家思想为国家指导思想,汉文帝也不例外,但面临的形势不同,又促使汉文帝采取德政仁治的施政理念。汉文帝面临大臣和宗室实力强大、国家经济发展尚未恢复元气、汉承秦制下的法治苛刻现象依然存在的复杂局势。因此,汉文帝在继续采取黄老道家思想的同时也在诏书中不断地推崇德政仁治。

汉文帝认为皇帝应是有德之人。面对立太子的建议,汉文帝表示“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享,天下人民未有嗛志。”自己德行浅薄,老百姓还对我不满意,应该“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立自己的儿子岂不是“重吾不德”,如何面对天下人,况且诸侯王、宗室昆弟“多贤及有德义者”,应该从他们之中选举。在这里,不排除汉文帝的某种帝王权术,但也可以看出汉文帝心目中,皇帝应该是贤能且具备德义之人。同时,汉文帝又对皇帝的职责做了说明:“朕闻之,天生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如果“朕下不能治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皇帝的职责就是为了让百姓生活安定,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最大的“不德”。

其次废除苛法和一些不当之策,体现出对民众的仁爱。他指出:“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那种将犯法者的父母妻子家人全都列为官府奴隶的做法不可取,汉文帝要求相关部门研究取消,并认为:“法正则民悫”,法律公正,则民风归于忠厚。官吏的职责应该是“牧民而导之善”,若不能做到,岂不是“反害于民为暴者也”。面对淳于缇萦废除肉刑的上书,汉文帝自责地指出,残酷的肉刑面前,依然有很多犯法之事,不由思考“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又引用“诗经”中“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来说明“教未施而刑加焉”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而废除肉刑。

再次是对百姓疾苦的体察。当时匈奴与汉朝之间多有争战,给百姓生活带来很多压力,汉文帝认为“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内勤劳不处”都是因为“朕之德薄而不能达远也”,因而“未尝一日忘于心”。在遗诏中专门提出,让老百姓服丧三天就可以正常生活,不要扰乱百姓正常的婚丧嫁娶。

汉文帝通过不断地下达诏书,向社会表达了自己德政仁治的理念,在西汉朝廷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只有最高统治者率先垂范,整个社会才会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孔子说“政者,正也”和“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也正是此意。

二、关怀民生的爱民情怀

汉文帝对民生的关怀主要体现在劝农务本,振贷助农,减免租税,发展生产方面。秦汉之间的战争,导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民生凋敝,老百姓生活非常困难。到汉文帝继位时,经济生活依然没有完全恢复。汉文帝在诏书中表示了对百姓生活忧苦的怜悯:“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于是针对需要帮助之人施行振贷,同时又下令“存问长老”,赐给八十岁以上老人米、酒、肉以及布帛等生活必需品。

《汉书·文帝纪》中记载汉文帝有4次专门下诏强调劝农务本。汉文帝指出:“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以恃以生也”,所以汉文帝屡屡在诏书中表示“朕亲率耕”“亲率群臣农以劝之”“朕亲率天下农”“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并且嘉奖孝悌、力田、三老人员,让他们引导民风,促进农业发展。还有一次汉文帝在诏书中不厌其烦地指出:“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吾农民甚苦。”可以看出,汉文帝对劝农努力耕作,发展生产的迫切心情。古代社会重农抑商,农业是社会稳定的根本,农业兴,农民富,则农村稳,天下安。

汉文帝不仅劝课农桑,还减少农民租税,切实不给农民增加负担。诏书中提到:“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除田之租税”减少、甚至免除田租,其中蕴含的正是对百姓疾苦的体察和仁爱。在历史上,汉文帝时期是少有的农民租税较低的时期。

汉文帝抓住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重点。发展农业是促进经济、稳定社会、发展生产的关键。认识到“吾农民甚苦”,多次减轻赋税,体现了汉文帝对民生的关切,对百姓生活状况的关心。汉文帝通过诏书中的亲耕劝农示范,是在向全天下表明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视、对百姓生活疾苦的关怀。这和儒家“民为邦本”“博施济众”“修己安民”“视民如伤”的理念是相通的。

三、修身自省的克己精神

汉文帝以诸侯身份被大臣拥立而继承帝位,时刻保持着谨慎和自省精神。继承帝位的过程让他认识到,皇帝之位不是天生的,如果他自己做不到“治育群生”“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他的皇帝之位一样会失去。从汉文帝的20多篇诏书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的怵惕自省之心。在多篇诏书中可以见到“朕既不德”“人主不德”“朕既不能远德”“朕德薄”“朕既不明,不能远德”等表述,这体现了汉文帝对修身自省的重视。

“朕既不德”体现了汉文帝对皇帝身份的自我反省和进德自觉。汉文帝说:“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认识到,皇帝之位固然高于众人之上,但也承担着天下治乱的责任,如果“人主不德,布政不均”,那么上天就会示以灾祸。作为皇帝,不可不修身立德。同时,汉文帝要求臣民“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以启告朕”,并且废除“诽谤、妖言之罪”,免得“上无由闻过失”,目的是希望身边人能够匡正其言行过失。

汉文帝的自省还体现在国家治理方面。面对社会中出现的水旱疾疫之灾,他不由地思考“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还是“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思考“何以致此?”的原因,追问是不是“将百官之奉养或废,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从天命到人事,从自省到反思,关心的还是百姓的生活。

汉文帝的自省也体现在节俭上。文帝从代地来到京城继位为皇帝,成为天下第一人,拥有无限的权力和资源,但他在位23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享受的事物一个也没有增加,如果某件事有不便,则转而放开以利百姓。有一次想做一个露台,算了算需要百金,汉文帝便说:“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汉文帝本人及后宫在衣服、器用上都以俭约为主,去世之前,专门下遗诏,陵墓不能用金银铜锡装饰,用瓦器代替即可,而且“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汉文帝在位23年,能够克己自省如此,在历代帝王中是比较难得的。我们或许从“毋烦民”中窥见汉文帝的克己精神,他的怵惕自省,不仅是对自己德行的严要求,更是因为能够体谅民众疾苦。

汉文帝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司马迁认为“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岂不仁哉!”班固认为汉文帝自己以德示范,带动大臣“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仁哉!”以“仁”评价汉文帝,可谓实至名归。

汉文帝执政时期,虽处于黄老道家思想笼罩之下,但颇能施行德政仁治,注重兴农务本,关怀民生疾苦,能够克己自省,体现了最高统治者在为政以德上的示范引领和实践。说明为政者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应将为政之德放在首位,同时注重涵养私德,克己修身,时刻提醒自己权力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来为民谋利的;要抓住民生问题,善于解决民生问题,才能真正为百姓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撰稿:王希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