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清官文化及启示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1-07-12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清官”一词最早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提到“少历清官,领著作郎”,指的是地位显贵、政事清简的官职。到了宋元时期,“清官”一词开始有公正清廉的含义。“清廉”是古代社会人们对官员德行的期待,人们期盼清官、爱戴清官、讴歌清官,在历史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官文化”。清官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影响,身上普遍具备清廉、务实、惠民的操守,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汲取清官文化中的有益养分,能给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涵养为政之德带来有益借鉴和启示。
清廉是为政的基本德行。宋代吕本中在《官箴》一书中开篇就指出:“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把清廉放在第一位,说明清廉是人们普遍认可的官员首要德行。一切为政之德都根基于清廉,没有清廉之德,其他的德行皆不足观。历史记载某位官员为官清廉,常用“家无余财”来形容其为政时的清廉。包拯离任时,“不持一砚归”,坚守了自己为政清廉的道德操守;况钟三任苏州府,为官刚正廉洁,在告诫儿子的诗中,要求“沿守清白节”“非财不可取,勤俭用无竭”,后来况钟墓被挖掘,只见几件衣物和一根发簪,足见况钟之廉。包拯和况钟在世时都被百姓称为“青天”。历史上被称为“青天”的并不多,明朝的海瑞也被称为“青天”。这充分反映了老百姓对官员清廉德行的期待。唐代房玄龄牢记父亲“人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的教诲,为官清正,并常常告诫子女不可骄奢淫逸;包拯留下《家训》,告诫后世子孙,如有犯赃滥者不能葬入祖坟;清代康熙称赞张伯行“居官清正”,赞誉于成龙“清官第一”。可见,清廉是居官重要操守。但做到清廉却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古代权力约束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清廉之德几乎全靠为政者的自觉。明代张岱总结先秦至明代的清廉之士,也只认可40人做到了清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深刻指明了为政坚守清廉的意义。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宗旨意识,不碰高压线,坚守清廉本色,认识到腐败问题对党的伟大事业伤害最大,也是老百姓最深恶痛绝的。
务实惠民是为政的价值导向和归宿。古代的清官之所以被百姓称颂,并不仅仅是因为清廉,最重要的在于他们注重务实担当、惠民安民。如果官员一味地标榜清廉,但不做实事,这样的官员还不如一尊木偶。被称为“青天”的包拯和况钟,在任之时都是注重做实事、利百姓的。包拯注重访察民间疾苦,疏浚惠民河,在执法方面公正无私,大义灭亲;况钟在苏州整顿吏治,废除苛捐,兴修水利,建济农仓,处理积案,深受百姓爱戴,因而两次离任都因百姓不舍而留任。从二十四史的“循吏传”中也可以看到,那些被历史记住的循吏,几乎都是注重做实事的官员。纵观被载入史册和获得赞誉的好官良吏,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注重为民兴利,如修建水利设施,大力发展农业,兴办教育,教化百姓,等等。这些都是推动社会安定、促进百姓生活的措施。因而获得百姓的认可和爱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民务实是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严三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为老百姓办实事,是党员干部的职责,也是党员干部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终归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可以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切实履行了务实为民的职责使命。
古代社会中形成的清官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当代价值。清官文化在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充分说明人们对清正廉洁的为政价值观的推崇。中国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担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要充分汲取古代清官文化中关于坚守清廉、务实担当、惠民安民的为政之德,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勤修为政之德,更好地服务人民、造福人民。

撰稿:王希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