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修身为本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1-06-07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修身,对儒家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儒家经典《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修身居于核心的地位。“修齐治平”为士人修身指明了方向。修身,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国家。《中庸》中讲:“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修身则道立。”治理天下国家有九种方法,第一就是修身,而且修身是其他方法的基础。儒家对修身的重视,体现了对为政主体——人的道德的重视。
 
修身基于人性。孔子关于人性的论说不多,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之说,并没有指出人性是善是恶,只是说明人性在先天都是相近的,经过后天的影响则各有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以孟子主张“尽心知性”,要“善养浩然之气”。荀子则主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因而主张“积善成德”,比较重视礼法促进修身的作用。秦汉以降,扬雄认为人性善恶相混,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唐代的李翱提出“性善情有善有不善”说。无论是人性善还是人性恶,抑或其他人性论,儒家都将修身视为促进人不断完善自己的根本途径。学者杜维明指出:“在儒家的传统里,学做一个完善的人不仅是首要关切的问题,而且是终极关切和全面关切的问题。”儒家关于人性的探索,证明了修身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内圣外王是修身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出自《庄子》,后来成为儒家修身思想的内核。梁启超认为:“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修身立德,就是为了在道德上达到内圣,在事功上达到外王。儒家有一套圣人谱系,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都是儒家尊崇的圣人,这些圣人不仅道德高尚,在事功上都有所成。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继承古圣先王的道德事功为自己的天命。孟子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发明人心中的善端,认为人人都可以达到道德高尚的境界。荀子虽说“人性恶”,但也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只要做到“积善而不息”,就能够“通于神明,参于天地。”所谓圣人,也不过是“人之所积而致”,积善就是要不断地修身,仁是可以通过不断修身而达到的。
修身要做到正己、自省、慎独、知耻、知行合一。儒家比较注重内心德性的开掘,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爱首先是从自己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而不是为了别人进行伪装。所以儒家讲“正”,从正己开始。季康子问政,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大学》指出:“心正而后身修”。孟子说:“身正而天下归之”“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正己才能正人,修身应从正己出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意识是儒家重要的标识。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自省是修身的重要途径,《菜根谭》说:“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要有先做常思己过的意识。《大学》和《中庸》都指出,“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可谓是修身的重要法门。所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越是无人时、私底下、细微时,越要慎独。慎独是一种德行的自我期许,也是对规矩的自觉遵守。杨震“四知却金”,正是慎独的典范。朱子说“君子当终日对越在天也”,要时刻意识到头顶的青天、心中的戒律。知耻是一种底线。孔子说“行己有耻”,要有知耻之心。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管仲将耻视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之一。没有了羞耻之心,没有了底线意识,人的道德大坝必将溃败。修身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中庸》讲:“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其中力行正是修身的题中应有之义。空谈道德是虚伪的,道德修养最终都要在实践中实现。

撰稿:王希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