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周公的告诫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1-05-24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周公,姓姬,名旦,是西周早期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在稳定西周初年局势,制定国家制度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武王早逝,地方叛乱,封国如何加强统治等困难面前,周公不仅迅速带兵平定叛乱,还辅佐武王之子成王加强统治,通过制礼作乐奠定了国家治理基础。同时,作为宗法制下大家庭的家长,周公对兄弟子侄以及重要封国的封君提出谆谆告诫,让他们牢记殷鉴不远,要具备忧患意识,做到敬德保民。

告诫要毋骄而知戒。周公被封于鲁,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因为需要留守宗周辅佐成王,于是其子伯禽代替他前去就封。当时的局势并不安稳。周的故地在陕西,而鲁国在遥远的东夷,属于殷商的故地。作为周宗室的伯禽,其实担负着重要的使命,稳定东方形势、传播礼乐文明。周公对伯禽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予以告诫:“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告诫伯禽不要过于在意自己的宗室成员身份,更不要因国君身份产生骄傲心理。可能是对伯禽不放心,后来周公又安排名叫金人的仆人背负告诫之铭文,时常出现在伯禽面前,以提醒伯禽,铭文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反复告诫伯禽要知戒惧,知戒也就知止,无论是做人还是为政都要慎重,在为政方面不说不恰当的话,不做不恰当的事,要谦虚谨慎。伯禽对父亲的教诲应当是时刻牢记在心的,曲阜城北有一座高台,伯禽想念父亲时,便会登此高台向宗周的方向望去,后来此台便名为“望父台”。

在周公的教导下,伯禽兢兢业业治理鲁国,使鲁国成为东方的大国,在诸侯国中被尊为“班长”,延绵780多年,而且保存了周朝的礼乐文明,最终孕育出了灿烂辉煌的儒家文化。

告诫要知忧患而毋逸乐。武王去世以后,继承人成王年幼,周公力排众议,以摄政的身份,毅然承担起辅佐重任。当时继承制度尚受到“兄终弟及”制的影响,武王之弟管叔觊觎王位,殷遗势力也在蠢蠢欲动,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叛乱。周公亲自带兵平叛,稳定了风雨飘摇的局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周公对如何治理国家产生深入的思考,并将这些思考融入对成王和康叔的培养之中。

周公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从夏、殷亡国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告诫周朝官员“宜鉴于殷”,吸取殷亡教训,并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们不能忘记夏、殷灭亡的教训。康叔封于卫,周公告诫他说:“惟命不于常”,天命是无常的,你一定要吸取殷亡教训。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这样就算处在安逸的环境之中也知道老百姓的生活困苦。

周公特别强调要做到“无逸”,不要贪图享乐。因为君主一旦放松自己,非常容易滑入享乐的深渊。周公以殷朝高宗和周室祖先的事例说明,君主要知道老百姓的艰难困苦。殷高宗曾经处在民间,知道百姓疾苦,所以他即位以后“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而后来的殷朝君主生下来就处于安逸的环境之中,不知道民生艰难,“惟耽乐之从”,所以他们在位时间都很短。又告诫成王要牢记太王、王季“克自抑畏”,能够克己谦逊、敬畏天命;文王“怀保小民”“不遑暇食”“不敢盘于游田”,从不敢流连于田猎游玩。要求成王“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不要沉迷于游观、玩乐和打猎这样的享受之中。周公也告诫康叔“无康好逸豫”,千万不要贪图享乐,同时要吸取殷朝酗酒坏德以致败亡的教训。殷王“惟荒腆于酒,不惟自息乃逸”,一味地饮酒作乐,不考虑停止过分的享乐,最终殷亡之时,众叛亲离。因此,周公要求康叔要做到“刚制于酒”,采取严厉的措施禁止沉迷于酒,打击“群饮”“崇饮”之风,并一再叮嘱康叔不要让臣民养成喜好饮酒的风气。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周公对成王的教育方式很特别。他们虽是叔侄,却也是君臣,为了让成王有深刻的教训,周公往往当着成王的面揍自己的亲儿子伯禽。“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礼记·文王世子》)成王犯错了,但是又不能打,于是就当着成王的面揍伯禽,让成王通过这样的方式记住周公对他的谆谆告诫,牢记天子应该具有高尚的德行修养而不能耽于享乐。

告诫要任贤才而勤政事。成王长大以后,周公还政成王,让成王真正掌握周朝的最高权力,但同时又不放心,于是作《立政》告诫成王要注意选用贤才。周公指出,夏朝诸侯选用人才时注重德行参考,同时从处理政事、管理才能、准则法度三个方面选人用人;殷朝建立后,注重从政务、理民、执法三个方面考核官员;殷纣则不同,只知选用任刑弃德的人,以至整个国家都效仿,选官用人不重德行,以致国事日颓。文王、武王注重从政务、司法、管理臣民三个方面观察人的德行,进而选人用人,设立了很多官职,使他们能够各司其职。周公通过历史的对比,告诫成王要从中吸取经验,充分发挥官员才能,不要自作主张去干涉,最后要求他在以后的执政中要“惟克用常人”,即任用贤人治理天下。

周公告诫成王要勤于政事。他认为殷亡的原因之一是纣王不能够“听念于先王勤家”,不能顾念听从先王为国勤劳的教诲。周公又问那些曾经追随周文王的老臣,“尔知宁王若勤哉”,你们知道文王当初多勤劳吗!在告诫成王时,他以殷高宗为例,说“治民祗惧,不敢荒宁”,从不敢有荒废政事的时候;周文王更是“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从早到晚处理政务,忙的来不及吃饭。周公能够“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脯”“勤劳王家”“勤施于四方”,也是勤于政事的典范。

告诫要敬德保民。小邦周灭掉了大邑商,让周公认识到,殷朝宣扬的天命是靠不住的,天命可以在殷,也可以转移到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命会根据人的道德转移。周初统治阶层认识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是听从民众意志的,如果暴政虐民,天就会使之亡国,并根据民众意志将天命转移到有德之君身上。以周公为代表的周初统治者在吸取殷亡教训的基础上,对“天命”赋予了新的内涵,将德引入治国理念之中。周公认识到,若要“祈天永命”,就要“敬德”。在《尚书》中,周公多次告诫“王其疾敬德”“不可不敬德”,通过殷亡教训,告诫统治者要把德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依据,不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不知为政以德,则便会丧失天命。天命归德的同时,周公也认识到,天命是根据小民的意志转移的,天高高在上,缥缈而不可亲近,但天的意志往往就是民之意志的反映。这样,周公建立了一种“民—天—德”的政治理论模型,在不改变当时天命迷信的情况下,巧妙地将百姓意志和以德为政注入天命思想之中,让人们的目光从神秘主义转到现实中来。于是,“保民”便成为维持天命在己的必然选择。周公告诫成王和康叔“应保殷民”,对民众要“若保赤子”,在《无逸》中语重心长地告诫成王要“知小民之依(痛苦)”“能保惠于庶民”“怀保小民”。在《梓材》中着重指出,如果“欲至于万年惟王”,必须做到“子子孙孙永保民”。

成王在周公的教导下,能够勤勉政事,巩固周朝统治,并进一步推广了西周礼乐文明,促进了华夏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史书记载成王与其子康王在位期间,文化昌明,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开创了为人称道的“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
周公对伯禽、成王和康叔的告诫,是对“小邦周”灭掉“大邑商”的经验总结,是对如何治理好周朝的理性思考。在《尚书》中可以看到周公充满了忧患意识的,认识到领导者的“德”对治理天下的重要意义。应当说,周公的告诫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关怀和理性主义的光辉,其对民心民力和为政以德重要性的认识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今天加强政德建设和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都具有积极地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

撰稿:王希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