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来自秦国的“为吏之道”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1-04-20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一批秦简,时代大约为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内容包括法律、政治、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是研究秦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吏之道》是其中一种,共51支简,记载了做官为吏应遵循的道德和原则以及注意事项,可谓是来自秦国的“为吏之道”。

《为吏之道》开篇就指出:“凡为吏之道,必精絜(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无)私,微密韱(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认为作为政府官吏,首先要做到清廉、正直,这是对一名官吏最基本的要求。做不到清廉正直,在为政时必定不会遵守法律,不会将百姓利益放在心上,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激起百姓的怨怒。还要求官吏做到“严刚毋暴”,对老百姓不要过于严苛暴虐,这说明秦朝的法律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严酷。对当政者来说,过于严酷的法律,只会造成政府与民众的对立,并不利于长治久安。对比来看,儒家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显得尤为可贵,要认识到法律的局限性和道德的积极性,做到“宽猛相济”,才能达到“政是以和”的境界。

《为吏之道》出自秦国,体现了秦法的基本精神,但其中也蕴含着儒家、道家的思想成分,说明统治者已经注意到统摄其他思想中的优秀部分,以加强统治。如“临难见死,不取句(苟)免”,在《礼记·曲礼上》有“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之语,意思相近。还有“安乐必戒,毋行可悔”,与《孔子家语》记载同,《大戴礼记》有“安乐必敬”“无行可悔”;“强良不得”与《老子》《孔子家语》中的“强梁者不得其死”意思一致,告诫官吏不要采取强制严苛的手段治理民众。其他诸如“审智(知)民能,善度民力。”“正行修身”“为人君则鬼(huai),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兹(慈),为人子则孝。”“除害兴利,兹(慈)爱万姓。”等观念则与儒家仁爱百姓、注重君臣父子伦理、为民兴利等思想相近,体现了儒家思想对秦国统治的影响,也说明儒家行仁爱、施德政的观念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重视和采用。

《为吏之道》提出“吏有五善”和“吏有五失”,明确指出好官吏的标准以及要避免的五种行为。所谓“吏有五善”指的是:“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认为一名素质优良的官吏,应当具备对上忠信、为政清廉、做事明理、行为善良、敬重他人的品德。从上下级关系、为政品德、人际关系、做事标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并认为“五者毕至,必有大赏。”做到这五点,一定会有积极地回报。

吏之五失,则不仅仅是五种不良行为,而是有三种不同的“五失”。“一曰夸以迣(li),二曰贵以大(泰),三曰擅裚(ji)割,四曰犯上弗智(知)害,五曰贱士而贵货贝。”这一种说法认为五种不好的行为是奢侈无度、骄以待人、独断专行、冒犯上级、轻视人才并看重钱财。第二种说法是:“一曰见民□(倨)敖(傲),二曰不安其鼌(朝),三曰居官善取,四曰受令不偻,五曰安家室忘官府。”这种说法认为不要对百姓态度倨傲、不安心于政事、巧取豪夺、接受任命态度不恭、为小家而忘国家。第三种说法是:“一曰不察所亲,不察所亲则怨数至;二曰不智(知)所使,不智(知)所使则以权衡求利;三曰兴事不当,兴事不当则民㑥指;四曰善言隋(惰)行,则士毋所比;五曰非上,身及于死。”这一种说法认为,不要做袒护亲属、用人不当、办事不妥、花言巧语却做事懒惰、非议上级等行为。从“吏有五失”的内容看,主要是告诫身为官吏者,要注重自身品德的建设,对老百姓不能态度倨傲,在用人上要选用贤才,为民办事妥当民众才会接受,同时还要维护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吏的“五善五失”体现了秦国统治者认识到官吏品德的重要性,也意识到官吏的言行对民众具有导向作用。《为吏之道》的发现,让我们非常清晰地认识到秦国的“官员教育”,重视德行,为民兴利,强调君臣父子之间的伦理,儒家仁爱、德政的理念开始被秦人慢慢采用,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只有采用儒家仁爱德政的施政理念,国家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理,才能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拥护。秦朝二世而亡,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正如汉代贾谊所说,秦朝灭亡正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假如秦国后来的官吏如《为吏之道》所载一样,秦朝命运如何也未可知。

撰稿:王希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