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为国之本,何莫由忠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0-12-22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忠诚,是为政者的重要德行。忠于己,要好学不已,修身立德;忠于事业,要夙夜在公,勤勉于事;忠于国,要大公无私,仁民爱物;忠于理想,要信念坚定,甘于奉献。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忠诚都是国家和人民对为政者的重要期待。
,《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忠,敬也。从心,中声,段玉裁注曰:尽心曰忠。甲骨文中有字,无字,金文中有字。甲骨文中的字,有几种写法,有的像箭射中目标,有的像旗子中间挂圆环。字是字延伸出来的会意字,由组成,有内心不偏的意思。《尚书·盘庚中》记载盘庚要求贵族们设中于乃心,就是要求贵族们端正心态,以公为心,正确对待迁殷问题,这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乃不偏不倚者,故从中声。经过查核,忠的涵义并没有固定说法,基本的意思与中心相近,如《论语·学而》:为人谋而不忠乎,皇侃疏:忠谓进中心也。《国语·周语下》:忠信,礼之本也。孔颖达疏:忠者,内尽于心也。
可以看出,最早是作为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体验,后来被引入政治伦理,这种情感体验外化为政治上的一种道德规范。《左传·文公元年》(以下不署书名):忠,德之正也。《成公二年》:忠,社稷之固也,所盖多矣。《新书·大政上》:忠者,德之厚也。
儒家先哲很重视忠德。《论语·述而》中提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中多次提到主忠信”“言忠信,还有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以及直接点明作为臣子应做到的臣事君以忠。《孟子》言: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教人以善谓之忠”“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荀子·臣道》篇分析了臣的几种分类,认为:“···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在儒家这里,忠是官员的重要德行。
古代社会与今天不同,古代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上下级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需要一种东西维系,儒家提倡尊尊亲亲,这样一种等级制下,忠心就成为国君极力宣扬并维护的首要德行。
秦朝奉行法家思想,但是依然把忠作为官员的重要德行。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有一篇名为《为吏之道》,其中提到吏有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嘉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五者毕至,必有大赏。视为从政的首要德行,而且提到要以忠为干,把忠德作为主体。汉初统治者虽然提出以孝治天下,但也强调以孝移忠,《孝经》中说:以孝事君则忠,汉代人普遍把对君王的忠孝视为臣子所应具有的德行,如《汉书·晁错传》中提到: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
《忠经》是专门论述忠德的书,旧题为东汉马融撰,经后世考证,该书应为宋代作品,假托马融之名而为,但是书中系统论述了忠德思想,从中可以管窥古人对于忠德的认识。
《忠经》一书将视为最重要德行: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并且还认为对治国理政具有巨大的作用: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又分别从君主、大臣、普通官吏、地方基层官吏以及普通百姓等不同社会阶层论述其应具备的忠德,而从分章来看,主要还是突出为政方面的忠德。
《忠经》云: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从忠于身、家、国三个层面论述忠德的范围。《忠经》代表了古人对忠德的认识,因此依托《忠经》分析忠德的内涵。综合《忠经》的论述,结合历史文献,认为古代忠德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尽己之忠。《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注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就是尊重自己的生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指忠实于自己的良知。《论语》中提到楚国的令尹子文几次做令尹,又有几次被免职,在任时没有得意之色,免职时没有怨恨表现,每次都坦诚地交接工作,对子文的评价,孔子说:忠矣
其次是忠于民。忠德与为民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上古时期尧舜禹的故事说明,真正为民就是做到了忠。柳诒徵先生认为:此牺牲之真精神,亦即尚忠之确证也。《桓公六年》:上思利民,忠也,指出君主、官员做到利民,就是做到了忠。这里体现了古代重民思想或者说民本思想。《白虎通》中说:忠者,行之本也,人道主忠,蔡邕指出:万类莫贵乎人,百行莫羡乎忠
第三是忠于君。先秦时期就已经指出了,臣对君,最主要的德是忠德。孔子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左传》中提到君明臣忠;而孟子并不强调臣子对君主个人的忠,所以有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可以看出先秦时君臣之间忠的相互性。而到荀子时就比较重视臣子的忠,如荀子在对臣子进行分类时,指出篡臣上不忠乎君,功臣上忠乎君。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三纲说,其中有君为臣纲,如此一来,君臣之间的忠便变成了单向性的,主要是臣忠于君。后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越发严重,对臣子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唐太宗认为: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资治通鉴》中也说:臣之事君,有死无贰,这些都是强调臣对君的忠。
第四是忠于国。《忠经》中讲:不思报国,岂忠也哉?”“一于其国,忠之终也。说明忠德的终极目标是报国。《昭公元年》:临患不忘国,忠也,《襄公十四年》: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后世对尤为重视。体现在两点,一是赐谥号褒奖忠臣,二是在史书中立《忠义传》。两汉三国魏晋时,受赐谥号的大臣并不多,唐代时明显增多,宋至清代以为谥成为褒奖大臣的一种惯例,尤其是到了清代,作为谥号的非常受重视,而大臣们如果死后能得到这一谥号,可以说达到人生德行的巅峰了。
古代社会中,忠德是非常受重视的政治德行,在标榜以孝治天下的社会里,忠孝往往并称,甚至认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宋代大儒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诸葛亮言: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而正因为对忠的重视,也给后世造成一种古人愚忠的印象,其实在儒家的观念里,并不主张愚忠。子路问孔子如何事君,孔子说:勿欺也,而犯之,就是指面对君主的过错,要勇于犯言直谏。齐国的晏婴也说:故忠臣也者,能纳善于君,不能与君陷于难也。真正的忠臣,为国家发展而谋,不会愚昧地为君主殉难死节。那种不顾原则的盲从不是忠德的范畴,而是愚忠。辛亥革命之后,张勋联合康有为搞的复辟闹剧,就是不辨是非,不识时势,愚忠亡清。
与古代官员的“忠君”“愚忠”不同,共产党员要忠于共产主义信仰、忠于党和人民、忠于祖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重要品格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无比忠诚。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只有在立根固本上下足了功夫,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撰稿:王希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