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不知为吏,视已成事——歌谣谚语见民心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0-12-15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歌谣谚语出自百姓之口,反映了百姓的爱憎。对好官良吏,百姓歌之咏之;对贪官污吏,百姓讽之刺之,于笑骂之间,可见民心之所在。

公元1057年的开封,民间流传一句谚语:“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是说开封府尹包拯犹如阎罗一般,任何关节也不能打动他。原因则和当时的诉讼程序有关。当时打官司,需要一个叫“牌司”职位的衙役传递诉状,原告不得进入,因而身为牌司的衙役常借此勒索,以致百姓告状不得其门而入,苦不堪言。包拯了解后,下令衙役将府衙大门打开,允许百姓直接到他这个府尹面前诉说冤情,杜绝了“中梗阻”。包拯清正为官、真心为民,百姓呼之为“青天”,也将他的故事编成各种文学作品流传于世。

明朝时期也有一位“青天”受到百姓的爱戴。苏州太守况钟,在苏州为官时,减租、兴学、治贪、兴修水利、处理累年积案,离任时,百姓抓着他的车辕不忍其离去,并唱着自编的歌谣曰:“况太守,民父母;愿复来,养田叟。”百姓认为况太守在,人皆能得其养。

宋朝时,也有一位苏州知府王觌深受百姓爱戴。王觌担任苏州知府时,属下有个小吏非常狡诈,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上级心意,往往欺上瞒下,玩弄权术,上一任知府对他采取放任的态度,引起当地人的不满。王觌到任后,揭露了这个小吏的嘴脸,并将其绳之以法,借此整顿吏治,使苏州吏治为之一新,百姓以吏行冰上,人在镜心”称赞王觌的清正廉洁,犹如冰和镜,无一丝杂质纤尘。王觌从学于“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为官后更是一身正气,先后数十次上疏,指陈朝政得失以及各部门违法乱纪现象,甚至敢于直接指出宰相们的过失。

百姓心中有杆秤,对他们好的,他们歌颂之。对他们不好的,则做歌谣进行讽刺。

南北朝时期,北周宣帝身为一国之君,却残忍暴戾,荒淫贪酒,诛杀无度,动辄因小过杖杀卫士,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有一次宣帝大摆酒宴,有下士杨文祐请求宫伯长孙览允许他唱一首民歌:朝亦醉,暮亦醉。日日恒常醉,政事日无次。”宣帝听了后非常愤怒,杖打了他二百四十下,致其死亡。又让中士皇甫猛唱歌,猛还是唱讽刺皇帝的歌谣,被杖打一百二十下,当时无论是公卿大夫还是后宫妃子,都受到了责打。

宋朝的童贯和蔡京狼狈为奸,误国误民,当时人恨之入骨,互相流传着打破筒,泼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的谚谣,百姓对奸佞小人的愤怒可见一斑。

元朝时期,将民众分为四等,贪官污吏横行。《南村辍耕录》记载,朝廷派官员到各地巡视,意在“察政事之臧否,问生民之疾苦,礼贤德,振贫乏,信冤抑,起淹滞”,老百姓也很期盼,“若大旱之望云霓,赤子之仰慈母”,结果大多数使臣到了地方后,表现的却是“声色以淫吾中,贿赂以缄吾口,上下交征,公私朘剥,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以致“闾阎失望,田里寒心”,于是百姓编写了讽刺歌谣:“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又歌曰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权臣伯颜家中有数不清的钱财,被贬抄家时,好几个月都没算清家中财产。最后伯颜死于驿舍,有人在驿舍壁上写诗讽刺说:“百千万锭犹嫌少,垛积金银北斗边。可惜太师无运智,不将些子到黄泉。”贪污的钱财那么多,也带不到地下。

元曲《醉太平》讽刺了贪污的丑态: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

亏老先生下手!

《韩诗外传》曰:“不知为吏,视已成事”,所谓“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党员干部修身立德,要不断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纵览历史上的“清官”与“贪官”,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一个“德”字。守住为政之德,就守住了为官做人的底线,贪欲犹如大堤上的蚁孔,初起时不以为意,殊不知贪念一起,道德和事业的大堤必然崩塌。历朝历代的事例无不证明,为官当以政德为先,民心自有秤,像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人,永远活在人们的敬仰中,而一些腐败落马的人,则作为反面典型永远被人唾弃。

撰稿:王希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