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仁政以爱民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0-11-17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社会,施仁政、贵民本始终是古代人们在政治领域的一种向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仁政以爱民,是专制社会统治者在政治上的价值取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品格的养成,对古代德治主义政治传统带来深远的影响。

重民爱民思想源远流长。早在西周初年,就产生了“保民”的思想。周初统治者眼见殷商士兵前徒倒戈,深深地感到小民中存在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毁灭一个庞大的国家。因而周公在多篇政治训词中表现了“怜小民”“用康保民”“怀保小民”的敬德保民思想,并且要求统治者“知稼穑之艰难”“知小民之依”。这种思想与殷商一味地信奉天命、迷信占卜形成强烈的对比,周王朝将人们从天命迷茫之中拉回到重视民众的理性之中。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对重民爱民的认识更加深入。如果说周初开始重民,但还认为民在神之下,神对民尚有一定的主宰性的话,那么春秋时期,人们一改旧观念,认为“民,神之主也。”甚至说出:“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的观点,民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凌驾于神之上。最关键的,则是无论是政治家还是思想家,都认识到民心之向背对国家的兴亡具有决定性影响。春秋时期,许多小国灭亡,人们在总结原因时,往往认为与民有关。六、蓼两国的灭亡被认为是:“德之不建,民之无援”的结果,梁伯灭于秦,却被评价为:“民弃其上,不亡何待?”晋国知武子悲哀地说道:“我之不德,民将弃我!”民心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的关键力量,这成为当时统治者的普遍认知。先秦诸子也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孔子说,要“修己以安百姓”,又提出“仁者爱人”的主张;孟子大声疾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并且认识到民心与国之兴亡存在紧密的联系,“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荀子认为君主能够获得民众支持的话,国家必然会强大,他说:“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吕氏春秋》认为:“凡举事必先审民之心,然后可举。”西汉的贾谊也认识到:“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这种重民爱民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和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自从孟子提出“仁政”思想,仁政以爱民就成为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核心观念,历代君主出于加强统治、巩固地位的考虑,比较重视强调仁政、爱民、惠民的道德形象建设,对改善百姓生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体恤百姓是施仁政、爱民惠民的重要表现。儒家经典《尚书》中说:“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并且将“正德、利用、厚生”视为君主应该做到的责任。贾谊说:“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将爱民视为政德的主要内容。程颐也认为:“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养民、厚民生,在那个时代主要是重视农业、轻徭薄赋。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是以经常亲自劝农。唐太宗李世民认识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潜夫论》非常明确地指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朱熹也说:“生民之本,足食为先,是以国家务农重谷。”古代中国是农业社会,对国家来说,让老百姓投身农耕,是确保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富足的基本条件,是以有作为的君主都重视农业发展,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安心地生活,不至于因生活所迫而走上对抗朝廷的道路。体恤百姓,重视农业,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轻徭薄赋。孔子主张恭、宽、信、敏、惠,对百姓要宽、惠;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认为君主应当存“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然后“制民之产”,让老百姓有恒产,做到“养生丧死无憾”,这是仁政爱民之心的充分体现。后世统治者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往往将轻徭薄赋视为行仁政的重要举措。董仲舒认为远古时期行什一之税,人民家给人足,建议统治者应当吸取秦亡教训,“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诸葛亮、魏征、司马光、朱元璋、康熙等也都认识到轻徭薄赋的重要性。

仁政爱民的最高境界是博施济众。子贡问孔子如果能做到博施与民而能济众这样的行为怎么样,孔子很赞赏这种行为,认为这不仅仅是做到了仁,就算是尧舜这样的圣人也不一定能够做到。说明博施济众是一种至高的境界,体现了仁德的大境界。孔子曾说“修己以安百姓”,这和博施济众的境界一样,最终目的都是百姓生活的富足。孟子倡行仁政,指出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仁爱之推广,宋儒张载提出“民胞物与”的观点,与此境界正相符。博施济众就是要求统治者充分考虑到广大民众阶层的利益诉求,他们渴望稳定的社会环境,渴望富足的生活,统治者的施政应当以此为目标,在政策的制定上,以百姓心为心,体现百姓的利益,正如清儒戴震所说:“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而王道备”。

仁政以爱民,博施而济众,是儒家政治上的道德特性和价值取向,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社会中,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统治阶级改善百姓生活,但并不能从根本上维护民众利益。然而仁政爱民的政治思想,却对中国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促使人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推进为政者的政德建设,从而更好地达到“博施济众的”高尚境界。

撰稿:王希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