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君子泰而不骄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0-11-02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10月2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有一篇《贪婪的种子结恶果》的文章,报道了乌鲁木齐市原副市长李伟违规违纪的相关情况。其中提到此人摆谱耍特权的丑态,在酒桌上人分三等、酒分三档,甚至狂言:“我是副市长,怎么能和他们喝一样的酒,必须有差别,只有我才能喝15年的茅台。”其狂妄之态可见一斑。对这样的行为,孔子有一句话可作评价:“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泰与骄不仅仅是为人处世方面的性格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党员干部面对群众时的态度问题,反映的是党性修养和作风问题。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一语出自《论语·子路》篇,意思是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孔子提到两种人: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次提到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等。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121次之多,是孔子及其弟子谈论最多的一个概念,君子也成为儒家比较推崇的一种人格典范。

君子,并不完全是道德上的指称,其最初的含义是“君之子”,意为国君之子,后衍变为有位者,相当于后世的“大人”“先生”之类的一种社会地位的称谓。后来又增加了一些美好的内涵,如《诗经》中女子也将理想中的男子称为“君子”。孔子从仁的角度出发,为君子赋予了德性内涵,如“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道:“君子,成德之谓也。”“君子,谓当时贤者。”“君子,才德出众之名。”君子,成为对有道德修养者的称谓。这一转变,是儒家在人格规范方面树立的一面旗帜,成为鼓舞士人修身立德、修己安民的思想动力。孔子对君子这一人格典范非常重视,当时有人称赞孔子为圣人,孔子很谦虚,认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并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圣人非常崇高,是难以达到的,而君子却是可以做到的。

泰而不骄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每个人似乎都有很多的压力,导致负面情绪居多,在面对他人的时候,难免“骄而不泰”,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需要不断地加强对自我身心的修养。钱穆先生认为:“求不骄易,求能泰难”,一个人也许能做到不对他人傲慢无礼,但做到安详舒泰则有一定难度。我们应该常常以“泰而不骄”砥砺自我,对上不阿谀奉承,不自命清高,对下不仗势欺人。《鬼谷子》提到这样的人不可深交:“临人以色,高人以气,胜人以言者不可深交。”对于“骄而不泰”的人,古人进行了批判,如明代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茑萝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这样的人平时表现也是:“饥则附人,饱便高飏”,实在令人不齿。

泰而不骄也是处理政事的重要方法。子张问孔子怎么处理政事,孔子说:“尊五美,摒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想进一步了解什么是五美,孔子做了一番解释:“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泰而不骄是五美之一,是处理政事所需要的的一种态度。何为泰而不骄呢?孔子说:“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无论对方人是多是少,级别是大是小,为政者都要一视同仁,既不谄媚,也不因为来办事的群众不明白一些事,就态度傲慢,出言不逊。所以孔子比较注重为政者的修身工夫,认为为政者应做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养好自己,做到泰而不骄,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君子泰而不骄,令人如沐春风。《论语》中提到孔子,说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夫子温、良、恭、俭、让。”孔子还说一个人要做到“色思温,貌斯恭”,子夏认为:“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我们可以看出,君子,总是让人感到温暖,那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度。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面对群众,我们都应保持着“泰而不骄”的态度,温暖靠近我们的每一个人。

撰稿:王希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