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清廉著诗篇,万古长流传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0-10-26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清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明末清初张岱在《夜航船》中列有“清廉”一节,并以当时社会的认知,认为古代只有40个清官,可见清廉之难能可贵。历史上不乏为官清廉的官吏,他们不仅为政勤廉,还通过撰写诗篇,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表达清廉为官的志向,他们的廉洁事迹既载于诗篇,也彪炳于史册。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清廉是为官必备之操守。宋代包拯以公正无私著称,被人们称为“包青天”,他写过一首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将清廉之心视作治理社会的根本,也可以说是为官者必备之操守。包拯一生都在践行“清廉之心”,他作端州太守任满,乘船离开时,一位老人送给他一块端州砚(端州砚是端州一绝,自唐代起就是文房珍品),盛情难却之下,包拯虽收下了砚台,但心下不安,当船即将离开端州时,他毅然将砚台投入河中,以明不负清心。“三年作太守,不持一砚归”,包拯之清廉可见一斑。包拯还对家人立下家规,严禁后代为官者贪赃,否则不准葬入家族墓地。汉代官员杜诗被称为“冰壶玉鉴悬清秋”,隋代官员赵轨被赞为“公清如水”,宋代官员丰稷获得“清如水,平如衡”的赞誉,他们都把清廉视为为官之操守。

 

“清风两袖朝天去”——清廉是涵养政德之要求。明代有两位官员都在诗中表明了“清风两袖”的清廉之志。在土木之变后力挽狂澜的于谦性格刚直,曾经慷慨地说道:“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于谦巡抚河南、山西,返回京城时,地方官赠送特产,他坚决不收,并写下一首诗表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那些特产是老百姓生活所需,如今却成为迎来送往的贿品,给百姓增加了负担。于谦直言自己去见天子,只带“清风两袖”,不会带任何的特产去行贿权臣。于谦还有一首诗,以石灰为喻,慷慨直接地表明了清廉为官的自我期许:“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一生都坚守清廉之德,他含冤被害时“家无余财”,《明史》也称赞他的为政之德可“与日月争光”。同时代还有一位官员,名叫况钟,被百姓誉为况青天。他清廉自守,公正爱民,受到百姓的爱戴,两次乞求他留任,最终他三次任职苏州长官。有一次回京,百姓在路上等候,准备赠送礼品,况钟写下《拒礼诗》:“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他还在另一首诗中写道:“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我自有“清风两袖”,就连江南的一寸绵布都不会带走,而且我为官这些年,每一件事都无愧于天日。后来,人们根据他的事迹编成昆曲《十五贯》,传唱至今。他们以清廉涵养政德,砥砺德行,勇于任事,注重爱民惠民,一生之中,从不曾有过改变。

“不愧苍天不负民”——清廉是人生价值之体现。明代信阳知府胡守安,任满之时,特意到城隍庙向城隍辞行,并留下一首诗: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来时贫。”在这里当了几年官,让我自豪的是,我离开的时候和我来的时候一样贫穷。这样的贫穷让我们感到敬佩。“不愧苍天不负民”,这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生动写照,也是为官操守的一种褒奖。明代官员普遍俸禄不高,而胡守安能够坚守清廉,殊为难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为官者修身立德,清廉是基石,也是本分,更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依靠。东汉杨震的儿子杨秉为官清正廉明,他曾坦然地对别人说:“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为官者,如果能在这三个方面慎之又慎,必然能够守住清廉,在岗位上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撰稿:王希伟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