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视民如伤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0-10-19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1946年,朱德同志六十大寿,党中央在给他的祝词中高度评价他具有“联系群众、信任群众、视民如伤、爱民如子的群众观点”。历史的镜头摇回900年前,北宋思想家程颢此时正在一个县城当主簿,与众不同的是,他随便坐到一个地方,旁边必然悬挂着他手书的四个大字“视民如伤”,并且他还就对人说:“常愧此四字”。

视民如伤,意为视百姓如同有伤病之人而加以怜悯照顾。清华简《邦家之政》中,孔子认为君主要“视其民必如伤矣”。《左传·哀公元年》提到:“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孟子》中提到:“文王视民如伤”,相反的,《毛诗讲义》则认为幽王“视民如禽兽”,因而导致犬戎之乱。后世皇帝实录、诏令中屡屡言及“视民如伤”,始终抱持着一种为民情怀。视民如伤,看似普通的四个字,却贯穿着千百年来中国政治的重要密码,深刻影响了古代官员的价值选择。

视民如伤是一种为民情怀。西周灭商以后,逐渐认识到“天不可信”,而民不可轻,《尚书》中多次提到要重视民,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认为百姓是国家之本;天命观也发生悄然的转变,不再是一味地崇敬上天,而是认为:“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天畏棐枕,民情大可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中提到:“国将兴,听于民”;孔子认识到要“使民以时”,到了孟子之时,更是提出“民为贵”的观点。“视民如伤”四个字在历史上出现很早,从清华简到《左传》、《孟子》,再到后世的皇帝实录和诏令,屡屡言及视民如伤,可以说正是古代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为民情怀的生动注脚。

视民如伤是一种仁爱精神。当有人问孔子什么是仁时,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曰:“爱人”,这种仁爱精神具体到政治上,就是重民爱民。子贡说管仲这个人不具有仁爱精神,因为他追随的公子纠被桓公杀了,他却去做了桓公的相,而孔子则认为管仲做的对,因为管仲治理下,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民到于今受其赐”,而且抵抗了少数部族的入侵,维护了华夏文化,可谓是做到了仁。孔子还高度赞扬“薄施于民而能济众”的行为,认为这比仁爱还要高尚。孟子则认为“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君主行仁政,才能获得百姓的拥护,所以他主张“唯仁者宜在高位”。这种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比如,唐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和明代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均与“视民如伤”一样,饱含着大爱苍生的仁爱之心。

视民如伤是一种政德境界。《左传·昭公四年》指出:“不修政德,亡于不暇”;《尚书》中多次提到“德”,要求统治者要“明德慎罚”;孔子提出要“为政以德”,对百姓“道之以德”;董仲舒主张“任德不任刑”;朱熹说:“民心归向处,只在德上”。中国古代形成了德治的政治传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朝也标榜自己是以德治天下,宋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明朝仁宗、神宗、世宗实录,清朝康熙、乾隆实录等都记载皇帝对“视民如伤”执政理念的重视。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正如孟子所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和老百姓同甘共苦,自然会受到百姓的喜爱,这和视民如伤一样,对百姓心存怜悯,是为政以德的一种高尚境界,是对古代德性政治的具体实践。

视民如伤,人民至上。今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让全国人民感受到浓浓的关爱。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总书记又一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比古代的“视民如伤”有着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更生动的社会实践,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升华和超越。

撰稿:王希伟

编辑:孔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