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文化

【政德文化】观器论道

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0-09-25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在中国古代宫廷、庙宇和官员府邸中,常陈放着一种特殊器物。这种器皿因倾斜易覆,故名为“欹器”。它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出的一种灌溉用的汲水工具,因有“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故多被执政者作为自警之物,甚至将其看作是“座右铭”的源头。

关于欹器,不少史书中都有相关记载,《孔子家语》中记录了孔子与欹器的渊源。孔子在鲁桓公之庙,看到了欹器,询问守庙者“此谓何器”,守庙者回答“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说,宥坐之器有“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性,“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孔子让弟子们尝试着向里面注水,弟子们看到“水中则正,满则覆”。孔子感叹道,“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子路进一步发问,“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这段关于孔子观欹器的记述,寓意深刻,影响深远。孔子通过欹器满覆的现象,教育弟子要明白物极必反的哲理,进一步提出满招损,谦受益”的处世智慧,这其中包含的中庸之道与辩证法内涵,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做人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戒骄戒躁。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是三朝元老,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从不自傲自满。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他每逢任命提拔时都诚惶诚恐,一次比一次谦逊,以至于循墙而走,生怕别人说自己傲慢,生活中只要能煮粥糊口就感到很满足了。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正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在《戒诗》中说的,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保持谦虚、平和的状态,才能处变不惊。

做事合乎中庸之道的原则适度适量。“中庸之道”是极高明的一种主张和原则,告诉我们在做人处事时,要全面系统地考虑问题,不走极端,保持中正,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论语》中,孔子曾在评价子张子夏的过程中,提出“过犹不及”的见解三国时期诸葛亮审时度势,七擒孟获越国大夫范蠡功成退隐,迁居定陶,成为一代富商……这都是运用中庸智慧的成功范例。而在历史中,因违背适度原则而导致失败的教训也十分惨痛。最典型的当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集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极端措施,用焚书坑儒的方式来钳制思想,用严刑峻法来管制百姓,急功近利、滥用民力,甚至出现了“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局面,高压之下最终激起民怨鼎沸,传二世而亡。还有清初大兴文字狱,致使文化凋敝,人才压抑,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恰到好处地处理问题,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曹操在《善哉行》中说,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只有具有高尚德行的人才能领悟“持满戒盈”的深刻内涵并终身践行,有所作为。孔子观器论道,以物喻人,教育弟子要谦虚谨慎、保持中道,在今天依然有着积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撰稿:孔明慧

审核:王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