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干部政德教育 │ 发表时间:2020-08-14
编者按:依托我市丰富而又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深耕于经史子集,涵泳于古事今闻,举凡文献典籍、古迹遗存、官箴铭言、方志笔记、诗词楹联、俚词俗语所体现之政德人物、政德故事、政德智慧,必悉加详审,或阐发哲思,或著为小文,或抒发感悟。特开设“政德文化”专栏,推出系列文章,力求雅俗共赏,从不同视角阐述政德文化,探索理论建设,展现政德风采,为推动干部政德教育发展贡献智慧。
每年春天,孔庙主体院落内的杏花都拥簇盛开,群芳掩映下有一座重檐方亭,乾隆皇帝亲书“杏坛”牌匾高悬其上,并御笔题诗于杏坛之下:“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相传,杏坛就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关于杏坛的来历,最早见于《庄子·渔父》中,“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清代顾炎武认为,这里采用的是寓言写法,杏坛不必真有其地,或许只是泽林之中的一个高坛。而杏坛真正成为实体建筑并列入孔庙的建筑体系是在宋代,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时,“以讲堂旧基甃石为坛,环植以杏,取杏坛之名名之耳”。于是,“杏坛”就成为孔子设坛兴教、聚徒讲学的代名词,孔庙杏坛也就成为人们领悟孔子关于教育与学习思想的重要场所。
孔子首创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在孔子之前,学校专门为贵族设立,广大的自由民、奴隶,甚至中、小奴隶主都没有资格接受教育,这就是“学在官府”。而孔子打破了贵族子弟独享教育的特权,只要“自行束脩以上”,都可以跟随孔子学习。所以在孔子的学生中,既有出身贵族的孟懿子、南宫敬叔,还有家境贫寒的颜回、子路。孔子有教无类、广收学徒的做法,让许多出身低微的平民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获得参与政治活动的机会,从而施展理想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人才,也为后来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孔子将其大半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对我国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教学内容上,孔子删述六经,德育为先。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建立在养成道德人格的基础上,孔子一向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教育弟子要先明白孝悌谨信的道理,培养仁爱包容的情怀,之后再“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晚年的孔子亲自参与选编教材的工作,“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除了《乐》已失传,其他五经都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学习与体悟,使接受过儒家经典洗礼的弟子们都具备了立身处世的本领,并树立起“修己以安百姓”的政治理想。使弟子们在为官从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修养自己,提高治理社会的能力,去做更多对增进社会和谐、谋求人民福祉有意义的事情,以“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践行“仁者爱人”的政治主张。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启发教学。为了适应学生的特点和专长,孔子灵活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论语》中关于“闻斯行诸”的问题,孔子针对“求也退”、“由也兼人”的不同性格特点,对畏弱的冉有给予鼓励,对鲁莽的子路予以限制,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灵活施教的典型案例。孔子还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育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和琢磨,进入“愤”、“悱”的境地,正是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的最好时机,以此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乃至闻一知十的能力,得意门生颜回曾评价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在学习过程中,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的学习态度和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孔子十五岁便“志于学”,他虚心好问,学无常师,每当遇到不懂的事情就问个明白,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看齐,曾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他坚持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与学习同样重要。从《论语》的记录中我们看到,孔子经常和弟子们就一个话题展开议论,让弟子们经过思考,悟出其中的道理。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利用一切机会,抓紧一切时机努力治学,他将学习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并自觉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表率。直到晚年,他仍然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种时至暮年仍求知若渴的精神状态与终生学习的思想观念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克服“本领恐慌”,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撰稿:孔明慧
审核:王希伟